玩具能够为居家老人带来乐趣,也能成为医疗机构和长期护理机构的有力工具。研究显示,在医院和福利设施中引入“玩具疗法”,可以有效减轻老人的“焦虑”、“无聊”和“痛苦”等情绪,并建立信任的沟通关系,从而加速认知功能的改善。
然而,中国老年玩具市场正处于摸索与开发阶段,玩具种类少、缺少专业划分,在行业标准、产品研发、供应链方面都存在诸多空白,老年人对玩具能够带来的益处也了解甚少。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,老年玩具赛道的观望者远多于入局者。
在沉寂之中,变革正在发生。
2021年末,在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主导下,全国首次老年玩具专业测评与实践调研工作即将启动。这意味着老年玩具的发展将逐步走向正规化,老年玩具将在社会组织的普及下,更有效地触达潜在消费人群。
本文是“日本老年经验”专栏的第三篇文章,我们将聚焦日本玩具厂商面向高龄群体研发、推广的玩具,为国内从业者提供思路及建议。
日本作为深度老龄化社会,“高龄少子化”的趋势尤为严峻,很多玩具厂商早已将目光由儿童市场向老年市场转移。
现如今,日本老年玩具市场非常活跃,线上线下有很多针对老年人开发的产品和体验区。在乐天、亚马逊等网购平台上搜索“高龄者”、“高龄玩具”等关键词,都会出现很多相关产品。
接下来,AgeClub将挑选多款老年玩具,从认知训练、情感陪伴、社交娱乐三个方向出发,为国内从业者介绍案例和经验。
认知训练类玩具,一般多用于养老院以及医院等设施场景中。在护理人员和医疗康复师的指导下,玩具能够针对老人薄弱的地方进行训练,加速健康恢复的进程。在居家场景中,也能起到娱乐作用。
在国内的护理实践中,飞行棋、积木、木插板、数独、记忆卡片等玩具被普遍应用,通过触、听、视、辨认立体及色彩的玩法,帮助老人进行认知功能训练。
这些老少兼宜的玩具低龄化明显,需要在规格、图案、包装设计上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创新,方便他们操作,消除“玩小孩子玩具”的心理负担。
同时AgeClub还发现,其中的很多玩具已经被国内市场引进,但是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仅提到儿童使用者,而在日本的网购平台,同样的产品则被标注为“老人和儿童均可使用”。
如何将已有产品推向“一老一小”两个市场,获得更广阔的销售空间,是值得玩具经销商思考的问题。
平面拼图
日本发售的平面介护拼图以A3大小为主,比儿童拼图的平均尺寸B4要大上一圈。传统的规则拼图每块大小约在2厘米左右,介护拼图的大小则在7厘米左右,且每块的形状各不相同,更加适合老年人抓握、拼接。该产品的售价约为48元。